養殖場規章制度
養殖場規章制度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都跟制度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制度是指一定的規格或法令禮俗。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養殖場規章制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養殖場規章制度1
設備設施清單
1、運輸車輛一臺
2、運輸罐一個
3、制冷機二套
4、魚骨式擠奶設備一套
養殖場管理制度
免疫制度:準時準量免疫接種,做到頭頭免疫注射。
用藥制度:采用環保型消毒劑,嚴禁使用毒性殺蟲劑和毒性滅菌(毒)防腐藥物;獸用生物制品購入、分發使用必須為符合國家《獸用生物制品管理辦法》
檢疫申報制度:為有效防控動物疫病,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動物養殖場的動物在離開養殖場前必須實行產地檢疫申報,未經檢驗申報的動物禁止調入本場。疫情報告制度:動物疫情監測報告實行第一責任人制度,養殖場負責人為動物疫情監測報告第一責任人。
消毒制度:裝卸動物,動物產品的車輛在裝前、卸后要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的要求開展消毒工作,要規范使用消毒產品,領取配置應有記錄,手續齊全。無害化處理制度:檢疫中發現病死的動物,按照規定在檢疫人員的監督下進行無害化處理。
畜禽標識制度:動物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標識,從外地引進的動物需要再次加施標識,在右耳中部加施,畜禽標識不得重復使用。
養殖檔案:對動物的品種、數量、繁殖記錄、標識情況、來源和進出場日期進行記錄。
養殖場規章制度2
疫病對養牛業的危害,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全面執行綜合性防治措施,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消毒防疫設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有防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災,保證健康發展,特制定本制度。全場人員必須嚴格執行。
一、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防重于治”的方針,搞好綜合性獸醫衛生防疫工作。
二、新引進的牛,必須隔離30天后經觀察檢疫確認無病后,方可轉入健康牛。
三、場區大門入口處設有車輛消毒池,并設有往來人員消毒通道,不經消毒任何車輛和人員不得入內,各消毒池可根據情況,隨時添加藥液以保持池內藥液的`有效濃度,冬季可改用石灰粉。
四、每棟牛舍入口處也要設有消毒池。
五、一切進入場區的領導、技術人員、飼養人員等必須經過消毒后方可出入,工作服與膠靴每周集中清洗一次,并用紫外線消毒5分鐘后備用。
六、非生產人員不準進入生產區,必要的參觀者經場長同意,到消毒室換衣服、鞋、帽,在場方技術人員帶領下參觀。
七、外來人員不準在場區留宿。
八、解剖病死牛要在指定地點進行,解剖后的死牛及內臟一齊投入生物坑或深埋,并 xx消毒解剖場地及用具。
九、場內嚴禁其它家畜進入,并根據情況隨時開展滅鼠、滅蠅等工作。
十、牛場全體職工有義務向場領導或有關技術人員匯報周圍地區的疫病情況。
十一、不準購進和飼喂發霉變質的飼草飼料,飼料貯存和堆放要防潮、防鼠、有關人員要把好關,因飼喂發霉的飼草造成牛群損者,當事人及有關人員要負經濟責任。
十二、場畜牧、獸醫技術人員,
養殖場規章制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