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的評價制度
小學教學的評價制度(通用15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各種制度頻頻出現,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教學的評價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學的評價制度 1
為全面“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現就高效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制定如下制度。
一、備課制度
1、課前熟練掌握駕馭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結構和教具的使用,為上課做好準備。
2、在備課活動中要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和他人經驗。做到“六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練習。
3、先鉆研《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后學習教學參考書,要對他人經驗采取聯系實際,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
4、結合學生實際,上課前要二次“復備”,進一步熟悉教案,并進行教前修改。
5、備課呈現形式納入教師量化考核實施細則,優案給予制度規定的獎分。多媒體課件只可以起輔助教學作用,不能替代教案。
二、課堂教學制度
1、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必須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理念,體現“先學后教,當堂檢測”的高效課堂教學要求。
2、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并采用多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
3、課堂教學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堅決反對滿堂灌,要把課堂真正地交給學生。
4、訓練題目可實行分層布置,訓練題可分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等。
5、檢測題要對應、回訪和體現學習目標。
6、做題要限時,訓練的形式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地、快節奏地完成,教師不作輔導,學生不得抄襲。
7、信息要反饋,當堂訓練后,及時反饋矯正,力爭做到堂堂清。
三、教學反思制度
1、反思應該注意反思作業批改、輔導、考核評價等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力爭做好常規教學的全程反思。
2、教師應對自己的教學抱開放的態度,時時刻刻在反思中改善自己的教學取向。
3、反思方式有:課后思,課后寫簡單的教后記;月反思,每月一篇反思文章在組內交流;學期反思,每期一篇反思報告在校內交流。
4、倡導教師每期將反思、案例等發表于校刊或校園網。
四、教師聽評課制度
1、每學期教師聽課數量不少于20節。
2、校領導不定期推門、跟蹤聽課,同時檢查授課與教案是否相符。
3、聽課教師必須提前進教室,不能有干擾課堂教學的行為。
4、聽課者每節課要選擇不同的觀測點進行聽課并反饋,如: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當堂檢測等。
5、聽課后要填寫好聽課記錄,并根據《課堂教學評價表反饋》對授課者進行認真評價。
6、鼓勵學校教師跨學科聽課,各學科之間做到教學設計、教學環節、教學方法等互相借鑒學習,共同提高。
五、評課要求
1、評課可以視學科、規模而定。先由執教教師自我評價,然后人人發言,每位教師針對所聽的課說一處值得學
小學教學的評價制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