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源辨識評價管理制度
危險源辨識評價管理制度(精選8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危險源辨識評價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危險源辨識評價管理制度 1
一、目的
為了辨識公司范圍內作業場所的危險源,規范公司危險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大事故發生,確保公司安全生產順利進行,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及控制的管理工作。
三、職責
1、公司主要負責人負責組織公司重要危險源的審核與批準。
2、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公司危險源的辨識及風險評估工作,對一般危險源應按照有關規定和辦法處理;對重要危險源應實施控制,并上報。
3、公司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本部門危險源的辨識及風險評估工作。對一般危險源應按照有關規定和辦法處理;對重要危險源應實施控制,并上報。
四、危險源控制流程
1、危險源的辨識
危險源辨識就是從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識別出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別和導致事故發生原因的過程。
(1)危險源辨識方法
?、僭儐柡徒涣?;
?、诂F場觀察;
?、鄄殚営嘘P記錄;
④獲取外部信息;
⑤工作任務分析;
?。?)風險評價方法
?、僦苯优卸ǚ? 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危險源均應判定為重大危險源:
a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
b相關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c曾經發生過事故,且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
d直接觀察到可能導致危險且無適當控制措施的;
?、谧鳂I條件危險性評價法
?。?)危險源辨識范圍
工作環境:包括周圍環境、工程地質、地形、自然災害、氣象條件、資源交通、搶險救災支持條件等;
平面布局:功能分區(生產、管理、輔助生產、生活區);高溫、有害物質、噪聲、輻射、易燃、易爆、危險品設施布置;建筑物、構筑物布置;風向、安全距離、衛生防護距離等;
運輸路線:施工便道、各施工作業區、作業面、作業點的貫通道路以及與外界聯系的交通路線等;
施工工序:物資特性(毒性、腐蝕性、燃爆性)溫度、壓力、速度、作業及控制條件、事故及失控狀態;
危險性較大設備和高處作業設備:如提升、起重設備等;
施工機具、設備:高溫、低溫、腐蝕、高壓、振動、關鍵部位的備用設備、控制、操作、檢修和故障、失誤時的緊急異常情況;機械設備的運動部件和工件、操作條件、檢修作業、誤運轉和誤操作;電氣設備的斷電、觸電、火災、爆炸、誤運轉和誤操作,靜電、雷電;
特殊裝置、設備:鍋爐房、危險品庫房等;
有害作業部位:粉塵、毒物、噪聲、振動、輻射、高溫、低溫等;
各種設施:管理設施(指揮機關等)、事故應急搶救設施(醫院衛生所等)、輔助生產、生活設施等;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及控制流程
2、危險源的`控制
(1)
危險源辨識評價管理制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