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家訪制度
教師家訪制度(精選12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規格或法令禮俗。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家訪制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家訪制度 1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取得聯系的一種重要方式,為有計劃地進行,學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家訪工作責任人:
家訪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負責,任課教師全員參與,每班組成若干個家訪小組。學校行政人員家訪主要處理學生突發情況或典型事件。
二、家訪的次數:
一學年內家訪小組必須普訪學生一次,一學期內至少家訪一半以上學生。對特殊群體學生必須訪兩次以上。
三、家訪的原則:
發生下列幾種情況,班主任必須及時家訪,副班主任應積極配合。
1、學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門或上醫院探望。
2、學生家庭發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時做好安撫工作。
3、學生在學校里發生傷害事故,必須第一時間通知家長或親自把孩子送回家,說明情況,提出解決辦法。
4、學生無故遲到、缺席,及時向家長了解原因,通報情況,共同進行教育。
5、學生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時與家長聯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教育。
6、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有進步時要及時家訪,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作恰如其分的匯報,給學生和家長以熱情的鼓勵。
四、家訪的內容:
1、學生在校實際情況匯報。
2、學生在家實際情況詢問。
3、了解學生家庭的結構、經濟狀況、環境、教育等情況。
4、與家長協商共同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協調學生與家長的關系。
6、增進與學生、學生家長的情感交流。
五、家訪的注意事項:
1、每次家訪要確定家訪的目的,要解決的問題,要對被家訪的學生有較充分的了解。
2、家訪前要提前預約,告知家長家訪的時間,以提高家訪效率。
3、家訪過程中,學生、學生家長都應在場,應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忌片面孤立地看問題,個別問題可要求學生回避。
4、家訪時要虛心聽取學生和家長的意見,要實事求是匯報學生在校表現,要與家長共同探討教育方法,充分調動和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
5、家訪后,教師應如實做好記錄。
6、牢記安全第一,注意家訪中的交通等方面的安全。
教師家訪制度 2
家訪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為把學生培養成有用人才,做好家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制定此制度:
一、明確家訪的主要任務:
家訪首先要了解情況,家庭情況如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教師只有對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做全面了解,才有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二是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向家長介紹學校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三是共同研究,統一要求,找出學生內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四是提出建議,幫助指導,必要時還要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
二、提高家訪的效率和效果:
1、家訪要有計劃、有準備,每學期每個學生要家訪一次以上。
2、教師反映情況既要實事求是,又要講
教師家訪制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