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規章制度
【經典】生產車間規章制度15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各種制度頻頻出現,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擬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產車間規章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產車間規章制度1
一、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車間的生產安全,規范車間內員工的行為,防范事故發生,保護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車間內的所有員工,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生產人員等。
三、制度制定程序
1、本制度的制定應當符合以下程序:
2、制定制度的需要和必要性的確認
3、明確制度制定的目的和范圍。
4、收集、整理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內部政策規定,并進行研究。
5、制定制度的名稱、范圍、目的、內容、責任主體、執行程序、責任追究等方面的內容。
6、經各部門意見反饋后,制定定稿。
7、審批正式出臺并在車間內公示。
四、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內部政策規定
1、 《勞動合同法》
2、 《勞動法》
3、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4、 《行政管理法》
5、公司內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五、各項制度的名稱、范圍、目的、內容、責任主體、執行程序、責任追究
1、員工安全教育制度
范圍:公司車間內所有員工
目的:對車間員工進行關于安全事項的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意識。
內容: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范知識、事故應急演練等。責任主體:安全主管、生產主管。
執行程序:安排專人負責員工安全培訓,定期舉行。責任追究:對違反安全規定的員工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予以辭退。
2、機械設備操作規程
范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
目的:保障設備的使用安全,避免事故的發生。
內容:對機械設備的操作規范,對于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等。
責任主體:設備管理人員、設備操作人員。
執行程序:設備管理人員對設備使用規定進行培訓,并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
責任追究:對違反操作規定的人員進行處理,并賠償設備損失。
3、環境保護制度
范圍:車間內所有員工。
目的:保障環境安全,減少環境污染。
內容:對環境保護操作規定、垃圾分類處理、廢氣廢水的處理等。
責任主體:環保管理人員、生產主管。
執行程序:制定環保工作計劃,進行環境監測,定期進行廢水、廢氣的處理。
責任追究:對違反環保規定的員工和管理人員進行處理。
六、總則
1、本制度應當嚴格執行,禁止違規操作。
2、對違規行為,應進行懲罰和補救。
3、對于本制度的修訂,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意見反饋和審批才能出臺。
4、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生產車間規章制度2
目的:
為了維持良好的生產秩序,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訂以下管理制度。
范圍:適應于生產車間全體員工。
一、早會制度
1.員工每天上班必須提前5分鐘到達車間開早會,不得遲到
生產車間規章制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