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小學作業評價制度
雙減小學作業評價制度(精選10篇)
在當下社會,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規格或法令禮俗。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雙減小學作業評價制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雙減小學作業評價制度 1
為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作業質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在認真貫徹落實20xx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及省市縣教育部門提出的“輕負優質教育”的文件精神上,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特制訂本管理辦法。
一、作業的功能
1.鞏固和檢查功能:側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在對課本知識、技能的鞏固。
2.深化和提高功能:側重過程與方法,目的在于促進知識的形成和能力的發展。
3.體驗和發展功能:側重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整合,重在體驗和實踐。
二、作業的類型
1.鞏固性作業:以鞏固教學效果最佳值為數量標準,避免數量過大,次數失控,講求科學性,不搞無效的機械重復。
2.思考性作業:意在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不一定需要筆答。
3.實踐性作業:讓學生親自動手、動口、動腦,親自去做,親身體驗,培養操作與運用的能力。
三、布置作業的原則
1.在內容上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除保留部分傳統型作業外,大部分作業的內容應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學生解答問題時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實踐性和探究性,作業的答案要有一定的遷移性、開放性。
2.在容量上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既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又盡可能發揮學生的潛能。對學有余力或有特別興趣的學生可以設計不同形式的作業。
3.在形式上體現新穎性和多樣性。要改變單一的文字式作業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實驗、口頭完成的`作業;可以在課堂內完成,也可以在課外完成;可以由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4.在評判上重視過程性和激勵性。教師可以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到作業評判的過程中來。在評判結果上,每次作業選擇一定的比例,盡量使用激勵性語言和個性化評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四、作業布置規范
1.嚴格作業設計。作業的設計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創新作業類型方式。適當選擇作業內容,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把握作業育人功能。
2.嚴把作業難度。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和課程方案,科學制定并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不得隨意增減課程難度,不得隨意加快教學進度,不布置難度水平超過課標要求的作業。不從作業難度上增加學生負擔。
3.作業總量要適當。每天各科課外作業總量之和:一~二年級不超過60分鐘,三~四年級不超過80分鐘,五~六年級不超過90分鐘。能在課堂完成的`作業不布置到課外去做,每節課保證學生10——15分鐘的動筆時間。
4.注重作業分層布置。作業的難度以中等學生的水平為準,提倡分層布置彈性作業。
5.布置作業要提出格式要求,強調書寫規范,獨立按時完成,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
五、作業批改規范
1.教師必須及時檢查和批改學
雙減小學作業評價制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