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實操手冊
【導讀】
為了吸引和激發優秀人才持續奮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引入員工股權激勵來打造合伙人文化,試圖將員工變成
“
老板
”
,從而留住優秀人才。企業用人如何從傳統的雇傭制轉變為合伙
人制
,是企業家們所面臨的新問題。但是普遍的困難在于,企業往往面臨著對股權激勵方法
“
一看就懂、一學就明白、一做就錯
”
的困局。我們如何智慧面對呢?
股權激勵的基礎:人性過關、理念過關、方法過關
今天做老板遇到的挑戰:
優秀人才進不來、用不起、留不??;
為什么親自管理的部門效率高,下屬經營的部門總是管不好?
高工資、高獎金為什么還是留不住人,企業人才流失嚴重,
“
另立山頭
”
現象屢屢發生?
為什么您無法有效地把三個店,成功變成三十個、上百個店?
為什么相當多的員工干活總是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
尤其進入互聯網時代后,在
“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
的誘惑下,創業成功的故事,讓很多優秀員工浮躁不安,躍躍欲試。員工忠誠
度開始
以月來計算,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挑戰。
于是,很多企業家要尋求更好的員工激勵方案,希望借助于中長期激勵,實現優秀人才穩定、持久地為企業服務。于是一些先進的企業,率先實行了股權激勵計劃。很多對股權激勵感興趣的企業家朋友,有些可能已經做出了嘗試,有些可能正去試行。但是股權激勵失敗的案例也有很多,在開展之前,必須要了解一個原則,不具備這個基礎,做不好股權激勵。這個基礎就是股權激勵的
“
三過關
”
:
人性過關:舍得的智慧
理念過關:經營的思想
方法過關:操作的技巧
過關之后,通過股權激勵的落地實施,可以把員工變成老板,讓員工從
“
為企業干活
”
變成
“
為自己干活
”
,并且愿意持續地努力下去。如果不過關,不愿意真正地實現分享,做出來的動作肯定會變形,最后往往反而適得其反、得不償失。所以這三個關不過,與其盲動、蠻動、亂動,不如不動。
為什么華為不上市
“
稱霸全球
”
老祖宗早就做出了表率
企業如何吸引優秀人才,如何激發優秀人才的潛力,讓他們像干自家活一樣努力,像老板一樣勤奮?如何讓員工持續奮斗呢?
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就做出了表率,結果被西方人學去了,比我們還用得好,這個方法就是股權激勵。請大家有空看一看《喬家大院》和《大盛魁》,看一看晉商
的身股和
銀股制度。
晉商興盛的時候,中國從未有過上市公司,但他們合理的激勵制度和治理結構卻保持著幾百年的昌盛。這是今天大量無法上市的企業應該認真學和思考的。
近代晉商的偉大成就
生產流通領域的成功者,開創了近代金融業
——
錢莊,使商業交易變得更為方便和安全;
使貧窮的黃土高原,集中了中國
50%
以上的金融資產,富勝江浙。
晉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知者甚多,明者無幾。有人把把晉商核心競爭力歸納為
“
誠信
”
,是只觀其表、不知其質。浙商、蘇商、徽商難道
不
誠信嗎
?
晉商的核心競爭力
是身股與
銀股的結合,
身股為
大的制度。這種制度留住了人,保證企業的有效傳承。
身股,也叫
頂身股
,就是基于崗位、憑借勞動,給
不
出資的優秀員工一定的股份,讓其參與經管、管理和分紅。
現代創業在
股權激勵實操手冊.docx